西湖管理区人文历史 |
|||
|
|||
西湖管理区区域原为水乡泽国,属洞庭湖西部的一个组成部分,春夏水涨为湖泊,秋冬水落为洲渚。秦汉以前即有先民在此活动。西湖现今之鼎港,曾是黄帝与蚩尤激战之地。一日,黄帝率部南征至西湖区域与蚩尤交战,经过几番拚杀,终于战胜蚩尤。为了庆祝胜利,黄帝乃命人就地建灶铸鼎,后人称铸鼎之处为鼎港。明嘉靖《常德府志》称“龙阳”(汉寿)东北一百二十里有神鼎出。 清末,人们开始在西湖区域挽障修垸。洪水泛滥时,举家外迁;水落洲出时,往来垦植耕作。民国中期,有大小垸子13个,民国末年,垸障多溃。未溃之垸,时有长沙、宁乡、湘乡等地穷人逃难至此,暂谋生计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,开始治理洞庭湖。 1954年,中共湖南省委、省政府组织人员在洞庭湖西畔修挽建垸,造福人民。次年4月,正式创建“湖南省地方国营西湖农场”。西湖农场建立后,历经劳改农场、军垦农场、移民办场、成立管理区四个阶段。 劳改农场阶段,主要任务是改造罪犯,垦荒造田,发展生产。在此期间,共开垦耕地8万余亩。军垦农场阶段,主要任务是开办“五七”干校,组织军事训练,开办生产基地。此两阶段,因肩负的任务侧重于生产建设以外,加之当时条件太差,财力缺乏,故西湖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相当落后。至移民建场阶段,因基础差,底子薄,困难多,各项建设起步艰难。移民西湖多年后,西湖人民群众仍然面临住房难、喝水难、行路难、入学难、就医难、发展生产难等诸多问题。大多数群众徘徊在温饱线上,忧心忡忡,前途无望,不安心西湖,时有返迁新化、安化老家之意。 1982年,西湖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,移民群众分到了责任田土。这一重大改革深得民心,老百姓的生产积极被空前调动起来,各家各户千方百计搞好生产经营,力求早日脱贫致富。然而,天有不测风云,1988年9月,西湖连降暴雨,致使西大垸溃垸。顿时,大半个西湖成为泽国,4万余亩庄稼被毁,1.5万余人遭灾,经济损失2500万元。大批移民群众觉得在西湖再也无法生存下去,于是纷纷返迁新化、安化。一时间,西湖人心惶惶,动荡不安。 关键时候,上级党和政府送来了温暖。1989年1月29日,湖南省委书记熊清泉来西湖视察,指示“把西湖农场建设成为安全的、富饶的、有吸引力的农场”。省、市对西湖农场加大了投资,实行比一般贫困地区更灵活、更开放、更优惠的政策。省计委牵头编制了《西湖农场(1989-1991年)经济社会发展规划》,投资3200万元,实施农业、工业、交通、电力、教育、卫生、堤垸安全、集贸市场等9个方面33个项目。至1990年,西湖农场开始逐步走出低迷落后的局面,迎来希望的曙光。工农业生产出现新的起色。全场工业有造纸、纺织、印刷、建材、农机修理、食品加工、化工等多个门类,从业人员达1961人,年产值1691万元。各项农业生产亦开始稳步发展。1990年,产稻谷2.12万吨,为1973年(8565吨)的2.48倍;产皮棉938吨,为1973年(153吨)的6.25倍;生猪饲养量3.24万头,为1973年(2773头)的11.7倍;产鲜鱼545吨,为1973年(45吨)的12.1倍;产西甜瓜8064吨,为1973年(70吨)的115.2倍。 1991-1998年,西湖又有了新的变化。期间,农场党委、场部提出“兴工、强农、活商、富场”的发展战略,逐步推进改革开放,调整产业结构,狠抓农田基本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,工业、农业、商业、加工业、服务业、运输业等得到了进一步发展。1998年,国内生产总值达8092万元,比1991年(4170万元)增加3922万元。其中农业5899万元,工业633万元,服务业等第三产业1560万元,人民群众的生活有了一定改善,全场基本解决温饱问题。 然而,各种客观存在而又无法靠自身解决的困难和问题,始终制约着西湖的发展。其一、西湖是全省最大的移民集中安置区。1972年移民时,正值文革末期,实行政治高压,不管愿意与否,强制移民,而补偿极少,为以后的不稳定埋下隐患。其二、西湖移民接收的是落后贫穷的摊子,面临的是一片荒湖、废洲,生产条件极差,基础设施缺乏,完全是白手起家,起步十分艰难。其三、西湖管理体制不顺,西湖说是企业,又行使政府职能,既有大量的移民管理任务,又与县级政府一样要负担行政、教育、卫生等大笔事业经费。说是政府,又无地方财政。在此种管理体制运作下,真如老牛负重,举步维艰。再怎么努力,也只能解决温饱。要想求得大的发展,困难重重。西湖人民一直期盼走出困境,迈上快速发展坦途。西湖农场党委、场部多次向上级党和政府汇报西湖情况,终于引起上级重视。 1998年12月4日,湖南省常务副省长周伯华亲临西湖,代表省人民政府在西湖农场召开专题会议,决定成立38365365.net。翌年8月,38365365.net正式挂牌成立,实行“国营西湖农场”与“38365365.net”两块牌子、一套人马管理运作,列为常德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,建立县级行政、财政、司法体制。 这是西湖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。因为是管理区,建立了县级财政,故机关行政人员、干部、教师、医生等人员工资由上级财政拨付,从而解除了沉重的财政包袱。因为是农场,可以享受农垦企业的有关政策,农工群众老有所养,不再有后顾之忧。2004年1月,根据湖南省政府办公厅下发的《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劳动保障厅、省财政厅、省农业厅(湖南省国有农垦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)的通知》(湘政办发[2003]44号),西湖农场实施农垦企业退休农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。至2010年,西湖农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 为17775人,其中在职11242人,退休6533人。 成立西湖管理区在西湖的发展史上是一件大事、喜事,对于发展振兴西湖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。西湖区委、区管委抓住这一契机,紧扣科学发展主题,抓改革、调结构、转方式、强基础、惠民生、保稳定,扎实推进各项工作,着力构建“小康西湖,文明西湖,和谐西湖”。通过10多年的不懈奋斗,终于战胜困难,走出低谷,迈上健康持续发展的轨道。 各项改革稳步推进 农村改革始于上世纪80年代,解散大集体,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,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衷心拥护。此后,逐步完善、巩固承包经营体制,建立健全各项配套服务体系,调整优化产业结构。企业改革始于2000年, 至2010年,工商企业完成“两个置换”(置换企业产权、置换职工身份)改革。共有17家工商企业置换产权,2269名职工置换身份。2002年,完成区委机关、各办事处(镇)机构改革,区委机关由原来38个部、委、办、科减少至21个部、委、办、局,精减44.7%。领导职数由原来63个减少至41个,精减34.9%。工作人员由原来179人减少至110人,精减38.5%。各办事处(镇)上岗人数由原来397人减少至139人,精减65%。2003年,区直所有事业单位全部实行聘用制改革,参加竟聘763人,竟聘上岗660人,落聘48人,提前退养和内退55人。此外,住房制度、养老保险、医疗保险、教育卫生、农村税费等方面的改革也全面启动,逐步到位。 国民经济持续增长 1991年,国内生产总值4170万元,1995年增加至7460万元,2005年上升至27473万元,2010年达40990万元,为1991年的9.83倍。农业方面:主要农产品大幅增加(因结构调整,有的农产品亦有所减少)。棉花,1991年总产1206吨,2010年增加至3780吨;蔬菜,1991年6667吨,2010年增加至48900吨;油菜籽,1991年1520吨,2010年增加至2996吨;水稻,1991年19216吨,2010年减少至13418吨;生猪,1991年出栏1.4万头,2010年增加至2.2万头;鲜鱼,1991年出产586吨,2010年增加至1866吨;家禽,1991年出笼4.67万羽,2010年增至45万羽。第二、三产业方面,随着改革的稳步推进,国营、集体企业虽然减少,但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由少到多,迅速发展。1991年个体工商户286户,2010年,增加至635户,私营企业发展至18家。全区第二、三产业产值:1991年1773万元,2000年增加至3500万元,2010年猛增至16990万元,为1991年的9.58倍。1991-2010年,第一产业始终居于主导地位,所占比重50%以上。1991年国内生产总值4170万元,其中第一产业2397万元,第二产业1029万元,第三产业744万元,产业结构比为57.5:24.7:17.8。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16100万元,其中第一产业8000万元,第二产业2300万元,第三产业5800万元,产业结构比为50:14:36。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40990万元,其中第一产业24000万元,第二产业6000万元,第三产业10990万元,产业结构比为:58.5:14.6:26.9。 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道路交通方面,1994年投资263万元,将西湖至沙河口15公里砂石路改建成柏油路。1999-2000年,投资869万元,将柳林嘴至和平桥16公里砂石公路改建成水泥公路。2006-2010年,投资5040.1万元,建成通乡公路18.37公里,通村公路35.57公里。2008-2009年,投资3000万元,将西湖镇区4.8公里水泥路改建成油砂路。1991年,投资70万元,在镇区建成集停车、候车、售票、修理、食宿等于一体的汽车客运新站。2008-2009年,投资66万元,建成下窖农村客运站和鼎港农村客运站。至2010年,西湖已初步建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。境内有班车直通常德、益阳、新化、安化等地,交通十分便捷。电力方面,2002年7月,投资1652.65万元,启动农网改造工程,至2003年11月全面完成改造任务。2002年9月,投资1100万元,兴建110KV裕民变电站,2003年9月,正式投入运营。2004-2010年,累计投入807.36万元,对农网进行升级改造。至此,西湖电网的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大为增强,满足了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生活用电需求和全区生产用电需求。水利方面,1991-2010年,累计投资6560万元,用于排灌建设、堤防建设、涵闸建设,共移动土方786万立方米,投入劳动工日786万个。通过20年的建设,已形成覆盖全区的完整通畅的排灌体系,已构建安全稳固的临江大堤和内堤,实现了旱涝保收,确保了全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。供水方面,1990年,投资535万元,建成镇区首座集中供水站。此后又投资358万元,建成西洲、东洲、鼎港、下窖水厂。1996-2005年,投资1088万元,拆除重建原供水工程5处。2006-2010年,投资3290万元,改造更新原供水工程4处。至2010年,西湖人民的饮水问题完全解决。住房方面,1991年,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仅16平方米左右,农村居民人均19平方米左右,且质量较差,全场尚有一级危房122栋2.6万平方米,二级危房178栋3.8万平方米。危房改造迫在眉睫。1998年,省移民局原则同意西湖危改方案,1999年3月危改方案正式获批,是年4月总体工程全面开工。至2001年10月,共完成危房改造2288栋32.6万平方米。此次危改共投资2400万元。2008-2010年,投资232万元,按每户1万元的标准,对农村232户住房困难户进行帮扶,新建改建住房232栋1.78万平方米。随着收入的增加,每年都有城、乡居民购置或修建新房。至2010年,城、乡居民全部实现居有其屋,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30平方米左右,镇区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28平方米左右。 城镇建设初具规模 因财力紧张,西湖城镇建设一直滞后,唯一城镇西湖镇街道窄,路况差,基础设施落后。从2002年开始,在上级党和政府的支持下,西湖区委、区管委加快了城镇建设步伐。2002-2006年,投资300多万元,共硬化道路总长4500米。2008-2009年,投资3000多万元,对主要街道进行改造,共改造沥青路面4.3万平方米,铺设人行道3.2万平方米,铺设污水管网1800米。2008-2010年,投资150万元,改造小街小巷7条。至2010年,西湖镇区有大小街道25条,总长11390.53米。镇区绿化、美化、亮化亦同步进行。至2010年,各街道旁都更换了新的路灯,主要街道旁装有景观灯,各街道旁都栽有树木,累计投资200多万元。1991-2010年,在镇区共完成各类建设工程86项,其中综合楼46栋,住宅楼16栋,办公楼5栋,教育楼8栋,其他工程11项。1990-2010年,在镇区先后新建市场5处:西湖商贸城、西湖工贸城、西湖农贸大市场、西湖建材市场、西湖步行街。至2010年,西湖镇区建设已初具规模,街道纵横,设施配套,商贾云集,店铺林立,市场繁荣。西湖镇已成为辐射周边10多个乡镇40多万人口的物流、文化、信息中心。 新农村建设初具雏形 2006年上半年,西湖开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,包括组织建设、思想作风建设、经济建设、基础设施建设、文化建设等。区委先设试点,并派干部蹲点指导。办好试点后,以点带面,逐步推广。通过几年努力,全区各村都建立了比较合格的村部和村级领导班子,种植业、养殖业、加工业、服务业等持续发展,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,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善,乡村环境大为改观,歪风邪气逐渐下降,社会正气得到张扬。至2010年,“生产发展、生活宽裕、乡风文明、村容整洁、管理民主“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已初具雏形。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教育方面,学校布局通过调整,撤点并校,已趋合理。至2010年,全区有完全中学1所,教职工149人,学生1751人。有完全小学7所,教职工180人,学生2637人。有幼儿园8所,幼师81人,幼儿1222人。有校园面积179407平方米,校舍面积41359平方米,有幼儿园面积22465平方米,园舍面积6785平方米。教育经费2010年达1982.1万元,为1991年(105.3万元)的18.8倍。教学设施不断完善,教育质量稳步提高,九年制义务教育得到普及,素质教育取得新的进展,小学生入学率达100%,初中学生巩固率达97.5%。1991-2010年,共为大专院校输送学生1502人。医疗卫生方面,1991年以后,医疗、医药网点逐年增多,至2010年,镇区有县级医院1所,血防站1所,疾控中心1处,个体诊所7家,药房8家,村级卫生室5家。两乡共有乡级卫生所6家,村级医务室50家。各类传染病、血吸虫病得到有效控制,一般疾病在西湖可就近诊治,长期困扰西湖人民的治病难问题已经解决。计划生育方面,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,计划生育率常年保持在85%左右,出生率年均为12.8‰,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均为9.78‰。广播电视方面,1972年成立西湖农场广播站。1992年建立西湖农场有线电视台,有用户300多户,可收视12套节目。1996年后各分场陆续建立有线电视站,广播电视实现村村通。2007年后,对电视线路进行升级改造,提高了收视质量。至2010年,有线电视用户发展至2200多户,可收视50多套节目。社会保障方面,1991年后,西湖相继启动实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、农垦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、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。至2010年,已建立健全覆盖全区城乡的应保尽保的社会保险体系,真正实现了“老有所养,病有所医”。社会救助方面,1991年以后,西湖广泛开展住房、生活、医疗、助学等方面的救助,让困难家庭度过难关,维持正常生活,确保社会稳定。国土管理方面, 有效控制了非农建设用地,逐步进行土地整理开发,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,实现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。环保方面,自2007年成立环保局后,加强了环境监测、整治与建设,依法关闭了个别重点污染源企业,对部分排污不达标的个体业主下达了限期整改通知书。至2010年,西湖的水环境、声环境、大气环境质量明显好转。 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1991年以前,西湖人民群众收入甚低,生活艰苦,尚徘徊于温饱线上。1991年以后,随着管理区的成立,农保、社保、医保、低保政策的实施,农业税的完全取消,国家对移民的进一步扶持,人民群众的信心更足,积极性更高。在区委、区管委的领导下,千方百计发展经济,广辟财源,增加收入。1991年,城镇居民年均可支配收入为1260元,至2010年,提高至8103元,为1991年6.4倍。1991年,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仅587元,至2010年提高至4850元,为1991年8.3倍。1991年,西湖城乡居民储蓄年末余额为6272万元,人均1555元,至2010年分别提高至43788万元、8936元。分别为1991年的6.98倍、5.7倍。收入增加了,人们的衣、食、住、行、用等各方面都大有改善。衣服不再是新三年,旧三年,缝缝补补又三年,普通群众也讲究款式、质量、舒适、美观。食物不再只图塞饱肚子,一般家庭都讲究荤素搭配,养生保健。住房不再是低矮狭窄的茅房或简陋老旧的平房,大多数家庭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平房或楼房。1991年,城镇居民住房面积仅16平方米左右,农村居民19平方米左右,至2010年,分别提高至28平方米、30平方米。出行不再是徒步行走,大多数人以车(单车、摩托车、公交车、轿车)代步。1991年以前,彩电、冰箱、空调、洗衣机、电脑、手机、小轿车,一般家庭遥不可及。1991年以后,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。至2010年,全区49011人拥有冰箱5582台,彩电16685台,空调5590台,洗衣机8221台,电脑1687台,摩托4866辆,轿车259辆,手机45361部。1991-2010年,西湖人民的生活经历了由基本温饱到温饱再到小康的发展过程。 1991-2010年,无疑是西湖经济社会发展最好的时期,也是西湖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时期。20年来,西湖进步显著,业绩辉煌。 辉煌业绩,离不开上级党和政府的关爱和扶持。移民建场(区)以来,先后有熊清泉、杨正午、周伯华、王克英、陈邦柱、刘夫生、杨汇泉、董志文、张树海、庞道沐、陈彰嘉、吴定宪、武吉海、陈君文、程海波、卿渐伟、陈文浩等省市领导亲临西湖视察、调研,指导工作。上级财政、水利、电力、交通、文教、卫生、移民、计委等多个部门的领导曾多次亲临西湖,专题研究解决西湖的建设与发展问题。是上级党和政府的关爱、扶持,使西湖人民渡过了难关,增添了信心;是上级党和政府的关爱、扶持 ,为西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,注入了活力。 辉煌业绩,离不开西湖历届党委(场部、区管委)的坚强领导。西湖基础差、底子薄,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多。该以什么为抓手,突破口在哪?该确立何种发展思路,才能振兴西湖,这需要胆识,需要智慧,需要付出多少心血和汗水。西湖历届班子领导殚精竭虑,励精图治。岁月流逝,接力棒转换,但一心一意谋发展,矢志不渝搞建设的步伐却坚定不移。是他们带领西湖人民改变了西湖的落后面貌,迎来了科学发展的春天。 辉煌业绩,离不开西湖人民迎难拚搏的创业精神。1972年,新化、安化3万多库区人民为了支援国家水电建设,从山青水秀的家乡移居到荒芜落后的西湖,不知吃过多少苦,受过多少累,也曾有过徬徨,有过消沉,但还是顾全大局,扎根西湖,建设新的家园。几十年来,西湖广大人民群众、干部、职工,克难攻坚,艰苦创业,一步一个脚印,几年一个台阶,风雨兼程,携手奋进,终于踏平坎坷成大道,风雨过后见彩虹。是西湖人民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书写了西湖发展变化的崭新篇章。 辉煌业绩,离不开党和政府实施的一系列改革举措。1991年以来,根据上级党和政府的部署,西湖有序推进农村改革,工商企业改革,机关、事业单位改革、税费改革、教育、医疗改革,住房制度改革、管理体制改革等。是改革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,是改革焕发了生机与活力,是改革为西湖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。 辉煌业绩,离不开改革开放以来的好制度、好政策。 2000年、2007年,西湖先后启动城镇居民低保和农村居民低保制度,解决了困难群体的生活问题。1993年、2004年,先后启动城镇职工和农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,解决了老有所养问题。2006年,启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,解决了病有所医问题。此外,西湖作为全省最大的移民集中安置区,经省移民局批准,1999年全面启动危房改造工程,解决了居有其屋问题。2006年,国家彻底取消农业税,且对粮农予以补贴,从2009年开始提高补贴标准,并增加良种补贴、农机购置补贴等,解除了农民负担,促进了农业生产。是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的好制度、好政策,切切实实解决了一系列民生问题,让广大人民群众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实惠。 辉煌业绩催人奋进,但尚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。 一是工业经济严重滑坡。1991年至2010年,全区17家工商企业有7家先后转体为私营企业,其余10家均先后破产倒闭。至2010年,区属国有企业仅存西湖自来水公司。 二是农业产业化、规模化、现代化程度不高,科技含量不足,缺乏名、优、特产品和龙头企业,市场竞争能力不强。 三是招商引资成效不大,尚无规模企业落户西湖。 四是社会治安隐患较多,影响经济社会发展。 星移斗转,岁月如流。如今,西湖正处于承前启后、趁势而上、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。西湖区委、区管委通过认真调查研究,总结经验教训,集思广益,科学论证,对未来的发展已进行周密部署,正在实施《西湖管理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》。在区委、区管委的正确领导下,勤劳质朴、勇于开拓的西湖人民一定会矢志不渝,努力拼搏,书写更辉煌的篇章,开创更美好的未来。
|
|||
【打印本页】【关闭窗口】 |
|||
|
|||
|